甚麼是(揚聲器)喇叭? 答案很簡單,就是可以重播聲音的設備。以為很簡單的事物,往往不是這麼簡單,最好的例子就是喇叭這設備。
醫院、地下鐵、巴士、茶樓...無所不在的設備,大部分都未能正確地使用。先講Public Address (P.A.)喇叭,PA目的向公眾是廣播訊息,但要有甚麼要求呢?答案是清晰,不是音質或細節,所以PA喇叭的特色是平凡、不突出高低頻率,但要在人類聽覺範圍以內,清晰地向大範圍傳播聲音,所以PA喇叭構造簡單,單一發聲單元(不分高低音),能接受大功率輸入,就已經足夠。
今天早上乘搭地鐵上班,竟然聽見西灣河站内廣播藍色多瑙河(The Blue Danube),有點驚奇於...何時我們的「黨鐵」有這樣高尚的品味?但可惜PA喇叭本來不是用作放音樂的,這一類用以遮掩噪音的背景音樂,不適宜用PA喇叭播放,在某些西方國家,會有特定的廣播系統去播放,一方面不影響平時的事務廣播,二來可調節音量,不至於聲浪過大擾民,也不會比噪音還低聽不見,一個機構怎樣去運用音樂空間,是大大的學問,通常有專人負責,銜頭是藝術指導或環境大使,全靠個人修養品味而非學歷,藝術學院也不一定能教出人材。
回到西灣河站,聲音頗大還算清晰,但細節全部消失,因為這首樂曲小弟聽太多,腦袋自動補償缺少部份,不能準確判斷系統有多「稱職」,但直覺用作播放音樂是「不理想」。香港人近年在日想遭受政府諸多留難,借口「疫情」禁止絕大部份公眾娛樂,例如電影、音樂會、球賽,甚至逛街、聚餐、節日慶祝都阻止,除了徹底的順民之外,惹來怨聲載道,或許某些醒目的官員略懂舒緩,所以特別播放音樂來銷解精神壓力和戾氣,但情況太嚴重,單憑音樂解決不了。

